• 1
  • 2
您所在的位置: 15vip太阳成-44118太阳成城集团 >> 行业资讯

钢铁行业粗钢需求突破10亿吨关口-15vip太阳成

时间:2013-12-24 15:52:40

 研究钢材市场趋势,未雨绸缪,正确应对与前瞻引导,对于钢铁行业调控者、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而言,都具有重大意义,应当予以高度关注。


  粗钢需求突破10亿吨关口


  数据显示,2013年1~11月份,预计全年粗钢新增资源量接近8亿吨。如果将部分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计算进去,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新增资源量约为8.4亿吨。


  2013年中国粗钢库存钢材库存折算,下同究竟增加了多少?总体来看,2013年中国企业基本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之中,甚至连正常“冬储”也予以放弃,初步估算与去年相比,全年新增库存*多不会超过3000万吨。


  一般而言,当年钢材新增资源量减去库存增加量后,就是这一年的钢材消费量含直接出口,下同。这样算来,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消费量已经达到了8亿吨,比上年增幅亦不会低于6%。


  尽管2013年中国粗钢实际消费已经达到了8亿吨的巨大规模,但依然不是中国钢铁需求峰值。由于今后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发展、全球*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崛起,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以及世界经济增长对于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,未来中国粗钢消费还有巨大增长空间。即便今后平均年度增幅回落到3%,数年内粗钢消费量也会越过9亿吨,向10亿吨靠拢,甚至突破这个关口。


  对于中国钢材需求潜力的增长,切不可以低估,否则将会引发宏观调控方面的重大失误,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过深刻教训。正是因为对于中国钢材增长潜力严重低估,所以当中国粗钢产量刚刚跨上亿吨台阶时,有关部门就提出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观点,使出浑身解数与之搏斗。结果坐失良机,未能在在铁矿石境外资源方面及早战略布局,*终吃了大亏。同样,还是因为误判产能严重过剩,未能根据需求潜力,前瞻引导、统筹规划全国钢铁产业布局,致使中国钢铁产业无序膨胀,尤其是环境污染严重。因此,要充分估计中国钢铁需求的巨大潜力,据此作出宏观调控预案,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。只有这样,才能促进中国钢铁行业的全面、协调、健康发展。


  粗钢出口过亿吨将是常态


  中国粗钢消费需求,其中包括了出口贸易需求。这种出口需求,不仅是钢材直接出口,也涵盖了钢材间接出口,即由机械设备、交通工具、家用电器出口所带动的钢材出口。从全国钢铁总量平衡角度分析,不能将出口需求排除在外。


 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,随着世界经济,尤其是发达*经济逐步复苏,钢材消费势必会有较多增加,又由于世界粗钢富裕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,因此,世界经济复苏对于中国钢材的出口需求将会非常旺盛。除了传统消费需求外,还会出现两大亮点:


  一是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。境外著名机构麦肯锡预测:出于维持世界经济增长需要,到2030年全球基础建设投资至少需要57万亿美元,包括道路、电力以及水力相关的项目。


  二是全球高铁大发展。有分析认为,未来10~20年内,全球高速铁路将要进入较快发展的黄金年代,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英国、巴西等国纷纷制订了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发展计划。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,预计到2020年,直接投资将超过1.1万亿美元,近7万亿人民币。与此同时,中国在高铁建设成本、建设技术与建设运营实践方面,又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,其中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/3~1/2。由于高铁属于钢铁消费强度很大的行业,平均每公里全高架铁路消耗钢材3000多吨,如果加上机车等设备,其用钢量会更多。


  2013年,尽管遭遇境外反倾销与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影响,但中国依然稳居全球*大钢铁出口*地位。数据显示,2013年1~11月累计,全国出口钢材5697万吨,同比增长12%。据此测算,2013年内中国钢材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6200万吨。与此同时,中国还通过机械设备、交通工具、家用电器等耗钢产品出口,根据2013年前11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测算,全年间接粗钢出口量将会超过8000万吨。两者相加,中国全部粗钢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1.5亿吨。


 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,以及未来世界各国,特别是发达*电力、水利、高铁等基础实施建设的强力拉动,预计未来中国粗钢出口量将向2亿吨靠拢,占据国内同期粗钢产量的2成左右。


  冶炼原料进口水平提高


  中国未来10亿吨的粗钢需求,决定了中国粗钢产量与产能还有一定增长空间,按照今后10亿吨粗钢产量测算,中国粗钢合理产能水平,至少应当达到12亿吨规模。


  继续扩张的钢铁产量,势必会为铁矿石、废钢铁、炼焦煤等冶炼原料需求提供更大空间。由于中国铁矿石、废钢等冶炼原料的进口依赖性较高,国内需求的扩张势必拉动铁矿石进口增长。


  按照2012年全国粗钢实际产量包括同期未纳入统计的粗钢产量7.4亿吨,同期铁矿石进口量也是7.4亿吨,两者比例约为1:1。按照这个系数测算,未来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亿吨的时候,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亦将需要10亿吨规模,废钢铁需求量也会有很多增加。


  不仅如此,未来中国铁矿石与粗钢产量之间的系数,很有可能会更高一些。也就是说,届时中国10亿吨的粗钢产量,所需要匹配的铁矿石含铁量不变进口量将要超出10亿吨规模。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铁矿石品位低、埋藏深,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,不宜过多生产,应当以更大比重进口。此外,随着各项成本因素,尤其是环保费用大幅增加,以及重体力劳动者供应趋紧,导致其工资费用迅速上涨,未来国内铁矿石的边际成本会有很大幅度的提高,竞争劣势更加突出,致使国内产量增长相对缓慢,也会要求提高进口矿的使用比重。


  部分钢铁产能向境外转移


  钢铁冶炼以及焦炭、矿石等冶炼原料生产,都属于高耗能、高污染行业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国内钢铁产量不断攀升,意味着环境污染压力加大。今年以来华北地区严重雾霾,与钢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有着直接关系。因此,未来中国10亿吨粗钢消费,尤其是超过2亿吨的粗钢出口需求的满足,无论如何不能都在国内长期生产,这是中国环境难以承受的。由此可见,中国钢铁企业必须走出去,将国内的部分钢铁产能向境外转移,由大规模进口铁矿石、炼焦煤等冶炼原料转为大量进口成品钢材,至少是进口各类钢坯,实现中国钢铁发展战略的重大转移,实现中国gdp能耗的逐步降低。有关部门应当对此进行顶层设计,前瞻引导,统筹布局。


  中国钢铁企业向境外转移,或者接近原料产地、或者接近销售市场,或者是能源低廉地区。总之,要具有比较优势,同时被转移地区工业水平落后,急需大规模引进投资,欢迎中国钢铁产能转移“落地”。


  市场决定钢铁资源配置


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: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,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。按照这个总体思路,今后钢材供求关系的平衡,钢铁产能与产量的增加与减少,将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,让市场盈亏在钢铁资源配置中起起决定性作用,而政府主管部门则退出具体项目审批及对产量多少的行政性干预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可以消除经济利益上的“寻租”行为,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。


  其实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市场自身就存在调节产需平衡的自动机制,而无须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太多的行政干预,打出眼花缭乱的套套组合拳。这一点在发达*已经得到了证实。这是因为,当钢铁产能严重过剩,钢材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时,其销售价格势必大幅跌落,部分高成本的劣势企业严重亏损,倒逼其缩减产量,甚至破产倒闭,完全退出市场。同时,因为投资前景不好,进而遏制社会资金向钢铁领域的大量涌入,压制其产能的继续膨胀,*后导致钢材市场重新平衡,反之亦然。这是商品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,否则,经济教科书都要重写。


  政府退出项目审批与产量行政干预,并非无所作为,今后主管部门只需做好一件事儿:即立规矩、做裁判,创造公开、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。当务之急,是要严格环保执法,并切断各级政府对于钢铁企业的补贴渠道,尤其是要取消对于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,改变一切扭曲钢铁投资与生产的政府行为,消除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反市场行为。


  市场经济条件下,抑制产能过剩的自动机制力量主要来自于市场压力,多数情况下是价格压力与成本压力。可以相信,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,用不了太长时间,在价格下滑、部分企业严重亏损的巨大压力下,中国钢铁行业将会出现一轮兼并重组,真正淘汰落后,实现中国钢材市场的大体平衡,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做大、做强。


  提高环保标准,加大环保执法力度,提高吨钢环保成本,由此产生的巨大环保压力,还可以成为倒逼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,借此实现中国钢铁资源的全球合理布局。郑州汇金 行业*者.

网站地图